小学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7篇

小学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篇1

近日,泉州市教育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泉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在全市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推行公办“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组建“1+N”的教育共同体(1所名优校+N所学校),采取“一对二”或“一对多”等形式开展教育共同体办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推动我市基础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目标

到20xx年,形成有泉州特色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共同体办学格局,建设100个有特色有影响的优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共同体,更加发挥教育共同体办学优势,全面扩大我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推动乡村振兴,整体提升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构建“学在泉州”的教育发展新态势。

小学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7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整体规划与试点先行相结合原则

加强教育共同体办学的整体设计,遴选条件成熟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先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增加教育共同体的数量,坚持“一共同体一方案”,成熟一个组建一个,提高教育共同体办学质量。同时把握好教育共同体办学扩张的速度、规模。

(二)坚持“输血再造”与自我提升相结合原则既要注重教育共同体名优校对薄弱校、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输血再造”,更要注重薄弱、新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最终实现优质基础上的协同共进。

(三)坚持共同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原则

通过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建共享,构建教育共同体发展新格局,同时,凝练符合自身办学历史积淀和特色发展的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实践路径,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主要举措

(一)推行“三种模式”

1.领办型。通过名优校设立分校区、薄弱学校委托名优校管理、新建学校划归名优校管理等方式组建。各县(市、区)要按照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原则,由名优校牵头领办,推动实现资源管理一体化、内部管理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名优校派出至少1-3名学校干部至新增成员校任职,任职年限不少于2年。

2.“5G+”型。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鼓励不同县(市、区)学校之间、市属学校与县(市、区)学校之间广泛开展“5G+”专递课堂,深化教育办学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支持中小学幼儿园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市外优质品牌学校开展远程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新优质学校。

3.互促型。通过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多法人组合等方式,发挥各自办学优势,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共赢。鼓励倡导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等纳入教育共同体管理,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二)建立“四种机制”

1.建立完善审批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以县域为主成立的教育共同体,须经县域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批准;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市外优质学校为领衔校创办教育共同体,须经所在县域人民政府批准。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教育共同体进行评估和评价。市直学校成立的教育共同体需经市教育局审批。

2.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完善教育共同体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科学的现代学校制度。制定教育共同体办学章程,明确教育共同体“1”和“N”的权利义务权责,建立以共同愿景为核心,以制度体系为框架、以规则程序为纽带的管理机制。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增强教育共同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3.建立规范发展机制。严禁教育共同体内通过“掐尖”方式违规招生,严禁教育共同体违规跨区域招生。教育共同体内各成员校应按规定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严禁以各种形式借读、挂学籍跨校就读。教育共同体办学选址,不能与任何小区捆绑,不能与任何房地产挂钩。禁止以房地产开发商命名学校,杜绝与商业利益挂钩。教育共同体成员校命名要坚持名实相符、准确规范,体现办学理念,突出内涵特色,避免单一贴标签。

4.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制订教育共同体办学考核指标体系,突出“增值评价”,整体评价办学情况,重点考查优质资源增量与校际差距缩小情况以及每所学校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持续发展情况。鼓励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将学生、家长与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教育共同体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尺。市直学校由市教育局负责评估。

(三)推进“五大发展”

1.资源建设共享发展。实行教育共同体内学校备课、评课、教研、学科教案、多媒体课件、优秀课例、模拟题库、教师论坛、学生活动等优质资源的共享。名优校依托“互联网+”积极打造教育共同体资源共享平台,探索教学资源开发模式与路径,集中优秀教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微课、教学案例、教学录像、试题库等。成员校通过参与“5G+”专递课堂等,探索校际资源共享新模式。统筹利用教育共同体内各类教学场地资源,建立文体场馆、图书馆、实验室等场地资源和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机制,整体提升德智体美劳水平。

2.课程教学共研发展。结合教育共同体特点和地域特色,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统筹教育共同体内课程规划,开发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供给,打造特色化、多样化、优质化教育共同体学校课程群。名优校聚焦作业设计、考试命题、质量监测等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完善教育共同体教研机制,以项目合作方式接纳成员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由名优校骨干教师协助成员校开展富有针对性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制定各学科质量保障制度,指导并督促各校学科教育。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育共同体内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水平。

3.文化内涵共融发展。强化教育共同体内部文化共培共进,充分发挥教育共同体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以文化引领各教育共同体学校“和而不同”发展。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建、质量共评,助推文化共融相生。名优校要在尊重各成员校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凝练核心价值,丰厚文化内涵,培育积极向上的教育共同体文化,推动各成员校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发展,彰显教育共同体办学优势。梳理“一训三风”,以校标、校徽、校旗、校歌、校服等为载体,凝聚共识,加强教育共同体文化交融,形成既互相借鉴又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成员校要集中专业力量加强内涵建设,凝聚发展共识,共谋发展愿景,发掘培育办学特色,打造“亮点工程”,丰富自身办学文化内涵,培育向善向上、和谐奋进的学校发展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品质提升。

4.教师管理共建发展。强化教育共同体内部师资共享共建,推动建立“统筹管理、互派师资、共同发展”的人员管理使用模式。强化师资共育,推进名优校通过设置骨干名师和校长工作室(坊)等方式组建校长教师发展共同体,高位引领带动成员校师资共同成长。名优校要强化统筹管理、多元评价,推进在教育共同体内试行师资柔性统筹管理,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成员校根据名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形成适应本校实际、符合教师发展规律的多元教师评价体系,教育共同体建立师资定期交流制度,名优校根据教育教学需求,统筹设置安排教育共同体师资交流计划,确保交流比例不低于省定要求,没有农村校或薄弱校工作经历或者在本校工作六年以上的骨干教师优先流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倾斜,鼓励各校预留部分的中、高级岗位,优先用于评聘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探索深度融合,在条件成熟的教育共同体内试行管理团队双向交叉任职、互派教研团队,通过团队融合,推进教育共同体内各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5.学生联动共生发展。开展校际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促进的帮学共同体,最终实现共同成长的目的。由名优校牵头成立学生成长指导联盟,结合成长规律和学段目标,协商制定学生培育计划,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定期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涵盖学习、文化、生活等多领域多主题。针对学生联动过程中的发展问题,由成员校轮值举行学生交流论坛、社团活动、联赛联谊,提供展示平台,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团队力量、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争先创优。以我校“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办学宗旨为指导,创建“健行教育”下的教师合作共赢,集体创优的“健行教研共同体”。“健行教研共同体”涵盖各个学科,为不断提高学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奠基引航。

二.总体目标

本着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学科教研机制;营造团队互助、成果共享的教研文化;建立开放有序,骨干辐射的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三、组织管理

(一)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组 长:李坤义 副组长:陆萍 组员:侯德辉、黄超、苗荃职责:制定并审核共同体各项制度;参与各共同体的教学研讨,学术交流,专题、课题成果审核;协调解决工作中 2 的诸类问题,确保共同体健康有效发展;考核评定共同体。

(二)学科“健行教研共同体”组成1.校级学科 “健行教研共同体”数学“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五人。语文“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五人。英语“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五人。道德与法治“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三人。科学“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二人。综合实践活动“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二人。 信息技术“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二人。心理与健康“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二人。2.专职学科教研组“健行教研共同体”音乐“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三人。美术“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三人。体育“健行教研共同体”,组长一人,组员三人。

四、工作要求

1.共同体成员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在集体活动中,分工协作、沟通信息,乐于分享,勇于承担,敢于创新。

2.积极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讲课任务,有效开展校内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区级以上教研活动。共同体成 3 员是学校教师参加区级以上赛课活动的“智囊团”、“备课组”。在指导教师赛课过程中,全程参与,全程指导,按照分工完成各项任务。学校按规定根据参赛教师取得的成绩给予共同体成员相应教学获奖赋分。

3.共同体成员优先参加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收集、整合、传递最新实验动态信息,使共同体真正成为教学工作的’研究中心、辐射中心和示范中心。

4.共同体成员每学期对自己所负责参与的项目做认真总结,对实验或者专题研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对有价值的实施方案、经验总结、随笔反思等进行汇编。

5.教研共同体每学期要举行2 次共同体研讨、交流、展示活动。每次活动要能体现本组的特色。要及时收集过程性的材料,汇编成册,留存归档。

五、考核评比

1.组内考核。组长带领组员制定本组本学期考核办法,对组内成员进行考核。组长及骨干教师上交对成员的指导记录和对成员的评估意见。

2.校内考核。学校“健行教研共同体”领导小组根据本学期工作制定考核办法,对每个组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按照 30%比例评选校内优秀教研共同体。被评为优秀教研共同体的成员教师在学期末教师教学工作赋分考核总分中加14 分。

3.每学期共同体成员分别进行总结和汇报交流。

小学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篇3

根据《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鲁政发〔20xx〕24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发〔20xx〕34号)及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共同体基础上,组建一批新的帮扶式、联盟式共同体,实现年内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探索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互助互赢的共同体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工作重点

1.确定共同体核心学校,让学校自愿结合,增大学校间组建共同体双向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和帮扶式共同体,鼓励各学校特色发展。

2.制定共同体内相关学校的捆绑式考核制度,推进学校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学校、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共同体主要组建模式

1.联盟式共同体。小学组建10个联盟式共同体,初中组建4个联盟式共同体,全区确定14所联盟式共同体核心校,其余各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选择加入一个联盟式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原则上不超过4所学校。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牵头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校干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

2.帮扶式共同体。需要帮扶的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由教育和体育局优先在其所在的联盟共同体内确定一所帮扶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网络教研、空中课堂、校干教师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机制,帮助被帮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帮扶式共同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五、实施步骤

1.制定《张店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并公布。(3月)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对接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填写联盟式共同体汇总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3.有被帮扶需求的学校填写帮扶式共同体申请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4.适时召开会议公布全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共同体、帮扶式共同体组建情况,部署任务,明确要求。(4月)

5.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各帮扶学校牵头、协调共同体内学校制定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合作方式、相关职责等,并于4月15日前报基础教育科。(4月)

6.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共同体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反馈。(4月)

7.制定全区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标准并公布。(4月)

8.各共同体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调度、指导。(5月-11月)

9.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11月-12月)

10.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推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典型案例和经验,引领各共同体良性发展。(12月)

六、健全保障机制

1.探索构建共同体管理一体化机制。共同体内部实行核心校负责制,引领各成员学校逐步探索构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研”的共同体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各共同体学校等要明确各自职责和具体任务,协同发展、创新发展。

2.探索构建“互联网+共同体”发展新机制。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改善学校信息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全域性数字化学习推广应用、强化学校校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等举措,全面优化学校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生长。

3.建立科研先导和典型引领机制。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帮扶式共同体帮扶学校系统梳理共同体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难点,按照“问题即课题”思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突破瓶颈,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区教体局将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推介,引领发展。

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协调区财政局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共同体发展经费,用于保障共同体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

小学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篇4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健康发展,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对象

县直:中小学、特教学校、幼儿园

乡镇:中小学(幼儿园)

二、组织机构

成立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教育局和县社会事务局相关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教研室,负责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具体推进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建立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县直学校和幼儿园,与经过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一所或多所偏远农村学校和幼儿园,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并报县教育局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办公室。

(二)明确支教人员。县直学校和幼儿园遴选管理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人员为支教人员,支教人员名单报县教育局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名额分配采取N+2的’方式,N是上年各单位分配的副高名额。N+2为各单位最高限额,具体人数由各单位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并按照文件要求报备。

(三)开展支教工作。支教期限一年(两个学期),课时满80以上。支教形式主要通过上课(授课课时不少60节,每学期不少于30节)、听课、说课、组织教育教研活动等方式,对偏远农村学校和幼儿园进行支教。支教活动组织开展情况通过资料、影像等方式留存,并填写支教人员工作量化表,通过受援学校和幼儿园及县教育局认定,一般按课时计算,上课、听课、说课为同等课时,教研活动每半天按3课时计算,每学期汇总一次,汇总时按照授课顺序将每节课的教案、听课记录、说课稿、教研记录等手写文字资料存档,汇总后,由受教学校和乡镇负责人确认并签字,报县教育局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办公室。

(四)支教工作认定和表彰。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领导小组每年对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情况进行总结,认定“一年支教经历”人员,并作为参评高级职称的资历条件。评比优秀支教集体和人员,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推广,并将支教经历作为推荐县级及以上先进个人的重要条件。

四、实施保障

(一)高度重视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认真负责,周密配合,扎实做好相关工作。

(二)县直学校(幼儿园)要把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责任,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强化保障,注重实效,严禁弄虚作假,流于形式,切实做到与帮扶对象之间同促进、同提高、同发展。

(三)县教育局、县社会事务局相关责任科室要紧密配合,周密安排,加强管理,以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 同体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我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小学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篇5

优秀作文www.yuananren.com推荐!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滨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xx 年工作要点》《滨州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20xx年工作计划》《关于成立惠民县“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通知》整体部署,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我校教师教研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新活力,经研究,决定成立惠民县第二实验学校“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旨在深化小学部各学科组建设,引领青年教师快速发展,为我校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整体提升和优秀教师、名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二、总体目标和思路

我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胜任型、特色型、专家型教师。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三、工作思路

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四、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学习共同体领导小组:

组 长:商文革

副组长:韩小雷

组 员:薛薇 各学科教研组长

五、具体要求

(一)活动形式

利用钉钉群、微信群等线上教研,现场教研、学习等线下交流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鼓励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开展多样、高效活动。

(二)活动启动及开展时间

各学科教研组长根据学科自身情况确定。

(三)活动主要内容

围绕学科育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作业改革、小课题研究、教师专业基本功等学科专业内容以及小学教育教研通识知识与技能开展活动。

(四)职责分工

“学共体”全体成员每学期须完成以下任务:

1.围绕各阶段活动主题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研究和讨论,分享心得,资源共享。

2.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1500字左右)、一篇质量较高的课时教学设计、一个质量较高的课时教学课件、一次质量较高的作业设计。以上任务可以结合各阶段主题活动完成,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有感而作。

3.由教研组长指定或教师推荐,每学期认真阅读一本书籍,并以课件或文字的形式分享读书体会(教育理论、随笔或教育通识方面的书籍均可,也可以与学生共读一本书)。

此外,“学共体”成员职责分工如下:

1.学科教研组长:拟定学共体阶段活动主题。

2.“学共体”学科教研组长制定学科“学共体”实施方案及20xx.7—20xx.7年度学习计划,安排阶段教研任务、线上线下学科教学研究答疑、引领通识理论及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汇总每学期“学共体”学习材料报教学发展中心。

3.“学共体”成员:服从安排,按时参与各项活动,积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六、学习计划

月份

活动内容

20xx年7月

成立学校各学科“学共体”,各学科制定计划

20xx年8月

假期教师自读书活动及各学科“共同体”钉钉群交流

20xx年9月-—11月

1.围绕各阶段县教研室活动主题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研究和讨论,分享心得,资源共享。2.“学共体”成员磨课,不断创新,努力打造高效课堂3.课时教学设计比赛4.优质课时教学课件展示5.优质作业设计展示

20xx年12月—2月

1.优质小论文(1500字左右)评选2.组内师生共读一本书

20xx年3月—7月

1.围绕各阶段县教研室活动主题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研究和讨论,分享心得,资源共享。2.“学共体”成员磨课,不断创新,努力打造高效课堂3.课时教学设计比赛4.优质课时教学课件展示5.优质作业设计展示

小学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篇6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25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25号)精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绍兴市全面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计划》,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指导,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宗旨,以创新管理体制和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逐步适应,统筹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的工作原则,科学统筹和整合城区及开发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目标导向

(一)坚持均衡发展

通过集团化办学,统筹整合资源,以强带弱、以优促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集团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带动片区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二)坚持内涵发展

通过优质校办学理念辐射、骨干教师调剂交流,逐步实现成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合成再造,加强集团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教书育人品质。

(三)坚持特色发展

鼓励集团内学校打造具有自身办学特点的’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一校一品,让集团内的学校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

(四)坚持共享发展

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让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更有获得感,让教育发展的成就惠及更多的百姓。

三、运行机制

南明小学教育集团运行理念:实行“五个统一”,即“师资统一调配、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实施、质量统一监控、活动统一规划”。

(一)集团学校组成

将南明小学和梅渚小学组建成紧密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设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高新园区校区,形成一校两区总格局。

(二)集团学校机构设置

1.集团学校机构设置。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学校设校长1名、常务副校长1-2名。有关负责人的人事考核任免按规定办理。

2.集团学校党总支班子设置。集团学校党组织设立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

3.集团校务委员会设置。集团设立校务委员会,由校长、书记、副校长、副书记等成员组成。

(三)集团学校财物管理

集团内财务由校长负责,各成员校独立核算。保留现有学校账户,根据相关要求与规定制定各校区预算计划。集团学校建立完善的财务、资产、采购、基建、维修等管理制度。集团学校根据各校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状况,为各校区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四)集团学校人事管理

1.实行校长负责制。集团学校组建后,实行集团学校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集团学校全面工作,常务副校长负责校区的日常工作。

2.实行行政领导和教师交流制度。每年两校区派出一定比例的行政和老师参加集团内交流。交流教师原则上不少于三年,随迁人事关系。

3.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集团制定统一的教师考勤、业务培训、教师流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

4.探索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集团学校一体化运行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两校区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统一实施,教师发展研修统一联动,学生培养目标统一落实,教育教学资源统一共享,促进两校区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享受到集团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不断扩大南明小学优质资源的社会效益,形成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品牌。

(五)集团学校招生管理

集团学校校长对各校区招生工作负总责,常务副校长负责本校区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两校区要严格执行县教体局出台的招生政策,鼓励南明校区的学生到高新园区校区就读。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教体局成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明确推进南明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路线图,指导集团化办学工作,协调解决集团学校建设发展相关事宜。

(二)深化人事改革

教育集团在编制总额内统一招聘教师;根据各校区工作实际需要,可在集团学校范围内统一调配教师,实现师资力量余缺、强弱互补。

(三)强化保障

1.保障交流教师经费待遇。对南明校区到高新园区校区参与交流的教师在工资待遇、按照上级相关政策予以享受。

2.保障集团职评等优惠政策。为充分保障南明校区到高新园区校区的师资交流力度,对高新园区校区交流的老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3.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促进集团良性发展,教体局设立教育集团考核机制,进行集团办学考核。

五、工作步骤

(一)调研准备阶段(20xx年3-5月)

县教体局成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涉及人事、教育、财基等科室,研究制定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

(二)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6月)

1.相关学校统一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强与相关部门、街道、家长的联系,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三)集团组建阶段(20xx年7-8月)

1.成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配齐集团学校及校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

2.做好各校区现有师资的摸底工作,为师资调配打好基础。

(四)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实行“五个统一”,即“师资统一调配、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实施、质量统一监控、活动统一规划”。通过3-5年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的实施,初步形成稳定的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两校区优质均衡发展。

小学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篇7

活动组织:渭南市实验小学

研修主题:《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阶段成果座谈会

时间安排:20xx年6月13日

活动策划:何焕利(渭南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参加人员:

1.活动组织校:渭南市实验小学

2.任务承担校、研修参与校:渭南市实验小学、丰荫明德小学、双王中心小学、孝义中心小学、交斜中心小学、南师中心小学、固市中心小学的校长及部分教师

活动主持:周英利(渭南市实验小学少队辅导员)

活动议程:

㈠何焕利副校长致欢迎词。

㈡闵卫强主任汇报课题开展情况。

㈢观摩“三爱”教育主题队会

展示班级:四年级五班

展示地点:演播厅

听课教师:与会全体教师

展示过程:

1.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与课题研究的关系。同时,班主任组织学生做好展示前的准备。

2.学生展示,辅导员讲话,与会教师填写观摩记录。

3.主持人点评总结。

㈣与会教师参观实验小学“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资料。

㈤座谈会

1.与会教师谈主题队会观后感受。

2.组织参与学校教师针对“爱的教育”的理解”谈认识,说感受。

㈥区局领导讲话。

㈦召开校长联席会。

活动要求:

㈠活动组织校的任务:

1.校长是研修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次活动中的准备、组织和总结。

2.校长要提前邀请区教育局、中心校、核心校、成员校等按时参加活动。

3.布置好会场布置(多媒体设备),体现活动主题,简单朴素。

4.做好现场摄影、摄像及相关服务。

5.积极为大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6.活动结束次日,安排专人形成图文并茂的《工作简报》,上呈区教育局及中心校、核心校、成员校。

7.整理好其他过程性资料,装订成册或统一装袋。

8.做好召开联席会议的相关准备。

㈡活动参与校、任务承担校的`点评、发言:

1.针对主题队会活动的环节设计、组织开展、活动效果等进行点评。

2.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积极发现优点,同时客观指出不足,以便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点评、发言要紧扣主题,有主有次,有详有略,重点针对某一环节(或贵校的某一做法)发言,透过现象寻求本质,力求实效,避免大话、套话、客气话。

4.每位发言人发言控制在10分钟左右。

5.交流后上交一篇本校“爱的教育”的做法或经验发言。

(0)
元安小编元安小编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