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伏灸具体时间表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年三伏灸具体时间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和阅读。

2023年三伏灸具体时间表

2023年三伏灸时间表

1、引伏灸

(1)时间: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1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2、初伏灸

(1)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三伏灸

3、中伏灸

(1)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4)闰中伏加强:可在7月31日-8月2日闰中伏加强连灸3天,后续调理 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4、末伏灸

(1)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2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5、伏后加强灸

(1)时间:2023年8月21日-2023年8月3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三伏天艾灸和平时艾灸有什么区别

三伏天艾灸和平时艾灸的区别,包括三伏天艾灸比平时艾灸更加温补阳气、祛病愈病速度更快、更能促进温通经脉等功效。

1、更加温补阳气: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也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艾灸本身具有补充阳气的功效,三伏天进行艾灸的效果更佳。阳气虚弱、体质寒凉的患者,在三伏天艾灸,可以使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气排出后,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

2、祛病愈病速度更快:艾灸可以治疗由寒气引起的胃痛、腹泻、关节炎等疾病,而在阳气最旺的三伏天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可以更加有效地祛除寒湿,使疾病更快得到治疗。

3、更能促进温通经脉:艾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等功效,而在三伏天艾灸,能有效促进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和辅助治疗等功效。

总之,三伏天艾灸要比平时艾灸效果更显著,具体还是建议在就医后,给予针对性的诊断与操作。

三伏灸注意事项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

还须注意的是,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洗浴;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三伏天还可以吃这些食物

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把羊肉这种常见的冬令补品放在三伏天来吃,其实是很有“讲究”的。现在人们太贪凉了,冷饮一杯接一杯,空调一吹一整天。这时疾病也来了,比如冷饮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空调则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这个时候适当吃点暖性的羊肉,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如果你整晚地吹空调,早上起来觉得头很痛,饮食中吃点羊肉就缓解了。

苦瓜——入伏祛痱子

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薄荷叶——清凉又解暑

很多饮料和口香糖中都会添加薄荷,三伏天可以适当吃点薄荷叶,比如煮绿豆汤的时候加点薄荷叶,这样熬出来的绿豆汤,喝起来真的沁人心脾。另外,可以把薄荷熬水放冰箱备用,然后榨果汁的时候,添加点薄荷水。

荷叶——消暑增食欲

杭州名菜叫花鸡,就是用荷叶包裹着烧的,荷叶的清香,非常诱人,三伏天食用可以增加食欲。也可以用来做绿豆汤,跟薄荷叶一样,煮绿豆汤时放一点,增强消暑功能。

三伏天养生小知识

“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再加上持续高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和芥末,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抑菌、降脂、调血压。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等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补水汤茶饮料是个不错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可生津提神,减轻疲劳。不过,这些汤茶热着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为温热的茶饮能通过舒张汗腺将体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远优于冷茶。

初伏吃什么?

1、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初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人有“初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2、饺子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3、汤面

入伏的第一天,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馄饨,广州是吃汤面。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所以吃起来会产生较强的饱腹感。

4、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的时候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方阿朱秋发寒病。

5、火腿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最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0)
元安小编元安小编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