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年度劳动教育工作计划1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十分重视学校的劳动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重视学校劳动方面的工作。因此,我制定了劳动教育的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一)加强学生保护校园环境的劳动工作
秋季学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全校师生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让学生通过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增强学生的劳动环保意识。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2)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3)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二、具体措施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摆正位子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教师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二)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三)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四)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小学学年度劳动教育工作计划2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了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彩云镇中心小学结合《彩云镇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制定劳动教育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省、州、市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情况,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二、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5.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6.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五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四要将学生劳动技术能力和意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主要指标之一,每学期能学生的劳动技术能力等评定一次;五要投入经费,保障学校开展劳动技术课和劳动实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加强教学常规,开展《劳动技术》学科教学。
学校每学年按科书征订单,足额征订三至六年级《劳动技术》教材,完小结合现有教师配备情况,分配兼任教师担任三至六年级《劳动技术》课,任课教师应根据教材认真准备,开齐开足“劳动技术”课,在教师的教学下,学生应按教材完成相应劳动任务和劳动技术的学习,任课教师应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技术课课后作业进行评定,确保劳动技术课正常开展,镇小学常规检查时,将教师任课情况列入考核。
(三)开展劳动教育教师培训。
学校将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纳入教师培养计划,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劳动教育教师培训活动,从而提升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水平。
(四)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五)做好劳动成果的收存。
各学校要安排专人做好劳动成果的收存工作。在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收存学生的劳动优秀作品,优秀作品应拍照留存。每次劳动实践活动应拍摄照片留存备用,每学年举办一次劳动成果图片展。
(六)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通过晨会课、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家长会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如: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各完小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劳动之星评选表彰活动。
(八)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
将每学年9月和3月设立为劳动月,各完小结合实际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1.开展校内劳动。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队角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2.组织校外劳动。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学校应加强同社区的联系,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服务业、环保活动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3.鼓励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应根据本方案安排和反馈学生的家务劳动情况,适当时应通过班级群上传孩子劳动图片,便于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每周五下午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每到这一天,老师们都能精心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校内及绿化区,一年要除草数次。绿化区的月季花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街道等公益性劳动,将卖菜街口至万锦农业有限公司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5.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四、主要工作安排:
9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分工。开展校园花坛、足球场清除杂草活动,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每周做一次饭;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动。
10月份:联系社区,开展校外社区路道卫生清扫活动。清扫卖菜街口至万锦农业有限公司门口路段卫生。
11月份:开展校园卫生大清扫活动。分区域对校园内各角落开展一次卫生大清扫活动。
12月份:
2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分工。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每周做一次饭;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动。
3月份:开展春季卫生、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公益性劳动。
4月份: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公益性劳动。
5月份: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基地劳动。与社区联系开展公益性劳动。
6月份: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评选“劳动小能手”。
小学学年度劳动教育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 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 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课时安排:小学低、中年级一周1课时,高年级一周2课时。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情况确定研究主题。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教师课上指导、课下延伸实践共同完成。
3.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孔子学堂前面的果树园,一年要除草数次,以往都是由学校请校外的小工进行清除。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草地也不少,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打扫卫生等工作。
4.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 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其次,我们以现行劳动教材为内容,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5.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四、各学段的内容安排
一、低年级
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指导学生:
(1)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
(3)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
二、中高年级
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指导学生:
(1)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
(2)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3)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小学学年度劳动教育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按照落实新理念、打造新课堂的需要,以提升劳动教育课堂教学质量为动力,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学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改进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继续加强劳动教育的理论学习与研讨,力争在操作层面上探索新路子。结合学校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劳动实践基地为抓手,全面推进综合实践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工作目标
1.专业引领,抓实教学常规。
2.自我反思,共同提高,助推教师成长。
3.开展“我和秋天有个约会”劳动教育。
4.通过小发明、小制作、创意改进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5.充分利用劳动基地,探索适合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课教学内容。
6.搞好劳动教育课题研究,提升科研品质。
7.整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形成富有特色的成果展现形式。
8.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营造劳动与综合实践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劳动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2.面向学生生活
劳动教育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劳动教育的全过程。
3.注重学生实践
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劳动教育,不能把劳动教育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4.强调活动综合
劳动教育不是以知识点的方式来组织内容的,它的活动内容是开放的,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和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话题、主题或问题。因此,劳动教育的实施强调通过活动来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开展劳动教育。
四、实施策略
(一)抓住关键环节,确保课程全面实施到位。
1.统筹课程设置
学生围绕家务劳动、劳动技术、社会服务、考察探究和专题活动等,1-2年级每学期分别完成1个以上主题活动,3-6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完成2个以上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情感和劳动习惯,培育实践创新品质。
2.明确成果要求
1-2年级学生完成1份考察探究报告,2件以上劳动技术作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3-6年级学生完成1份考察探究报告、3件以上劳动技术作品、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考察探究报告要兼顾课题研究和研学旅行。
3.加强家校合作
坚持校内外相结合,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法,提升教育效果。加强家校合作,使家长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各年级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和美化活动。利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和其它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如:种植、采摘等活动。
4.有效使用评价结果
劳动教育课程实行“等级+评语”评价,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并形成学生发展性评语,每学期期末进行。建立完善学生劳动教育档案,将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图片、视频、成果报告等进行写实性记录。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充分利用教研时间认真学习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研读省市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全面实施的意见,领会新理念。集体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
2.积极丰富劳动教育学习资源包,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丰富综合实践教学内容,并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3.根据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更改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过程中的问题,集体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经常听课、评课,开展校内公开课活动,共同提高进步。优化教学各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5.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6.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
(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域特色,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将个人与社会整合。
2.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活动安排
1.举行“劳动周”实践活动。注重活动参与的全员性和活动成果的激励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受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充分发挥学校“幸福农场”劳动基地的作用,带领学生去种植蔬菜、管理、采摘,树立种植的概念和兴趣。
3.举行收获节展示活动,开展种植知识竞赛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期末开展学生劳动成果展示交流。
4.建立学生劳动成果档案包。材料要齐全,每位学生要积极的提供材料,教师要克服困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参与,活动成果要丰富,注意有照片记录。
小学学年度劳动教育工作计划5
优秀作文www.yuananren.com推荐!一、指导思想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为此,我校在开展劳动技术课过程中,应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探索适应我校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教研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我校新课程实施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和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二、情况分析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劳动技术课是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课程。
三、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培养认真负责、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四、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五、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评价中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
六、教学措施
1、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趣――授――练――评”的教学模式。
3、通过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4、把劳动教育与德育结合,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
5、通过家长委员会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