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精选20篇)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1、 重点:让学生了解浅显的宇宙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 难点:以想象形式画出各种飞行器并表达出太空旅行的愉快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

2、 能画出各种想象的飞行器以及太空背景。

3、培养从小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三、课前准备

教师:图片

学生:了解有关地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发兴趣。

1、配合图片,引入课题。

(二)讲解,介绍

1、介绍有关的知识。

(1)太空是指上下,左右,前后无限大的所有空间。

(2)地球存在于太阳系中。

(3)太空中没有大气,没有空气。

2、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飞向太空?在太空中怎样遨游?

3、飞行器的’特征和外形如何?

4、在干什么?背景特征?

(三)学生作业

1、画出太空的背景。

2、画出人物惊奇、愉快的表情。

3、画出飞行器的完整构图。

(四)作业讲评

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感受事物的细节之美。

2.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一件难忘的事。

3.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形成将生活与创作相结合的美术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

生活中总有一些难忘的片段,值得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将其表达出来。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难忘经历,关注生活场景中的细节之美。

本课教材围绕课题,选用了多种形式的欣赏范例。如:漆画、版画、儿童画、漫画等,意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以及材料和工具。教材中的4幅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漫画作品,从多角度表现了同一个主题。漫画的画风简洁,幽默风趣,人物形态丰富,叙事风格紧凑,为学生创作了形式和内容的借鉴。

教学重点:

刻画最难忘的场景细节。

教学难点:

人物的动态表现。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思考什么样的事最难忘,为什么难忘?常用的绘画工具,假日生活照片。

(教师)美术工具一套,课件,范作,班集体活动的照片。

教学过程

1.活跃气氛、趣味导课。

(1)提问: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简单地描述当时的场景。)

(2)情景表演:请一位或一组学生上台大胆地表演一场难忘的`情景。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表演的情景,让台下同学充分感知肢体与表情的特征。

(3)师生共同点评讨论,解决课程难点。

2.探究需要表现的主题。

出示课件“最难忘的一件事”。展示班集体活动记录或播放班级活动视频,师生讨论确定最适合表现“难忘”的场景。

3.深入讨论。

(1)学生出示自己的假日生活照片,通过照片回忆场景。四人小组讨论:从什么角度选择表现内容?

(2)反馈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叙事画。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案与修改:

4.大胆创作。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一件难忘的事。

5.欣赏交流。

(1)评一评,同学或自己的作品。

(2)教师: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3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戏剧脸谱的特点、样式及有关知识,学习脸谱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创造性地画出一个脸谱样式,提高对戏剧脸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脸谱样式的绘制步骤及有关知识

难点:脸谱纹样的流畅、和谐与色彩的恰当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或水粉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1、课件播放京剧节目,提问:这是什么音乐?(生答。引出戏剧)

除了京剧外,你还知道有哪些戏曲剧种?

戏剧表演除了要唱、念、做、打的功夫处,表演前还需要

做什么准备?

戏剧的化妆与生活化妆有哪些不同?

教师:戏剧化妆色彩浓重,形式夸张,具有象征性和约定俗成的程式。

2、课件出示张飞和角图片并简析形式特点

二、欣赏分析

1、在戏曲表演中,脸谱的描绘往往根据戏剧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来分别对待,特别是净、丑角脸谱显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2、课件打出资料,并讲述不同样式特点

3、课件录像资料,让学生再次欣赏并分辨角色行当

4、教师:脸谱既是化妆手段,也是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较高审美欣赏价值,人物的`忠奸善恶,爱憎分明地跃然脸上,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三、步骤演示

1、课件打出步骤图,老师演示

(1)画出头形、定五官位置

(2)确定人物类型(红、黑、反派、正派…..)

(3)用线画纹样(流畅、和谐、美)

(4)涂画色彩(有主色、黑色和白色)

四、学生作业

1、大部份学生在作业纸上绘制

2、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别画出生、旦、净、丑脸谱。

3、放戏剧音乐,挂出“戏剧大舞台”作业展示板

五、展评

今天,我们学习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戏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脸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4

教学目的:

学习画树的画法学习,对以前学过的笔墨表现方法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树干和树叶的基本画法

难点:由笔墨变化画出不同形状的树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作品和教师范画、画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

一、课件欣赏揭题

二、讲解示范

1、了解树的结构

树是由树根、树干、小枝、树叶组成。画理一般从上往下画,先画树干和主枝,再添画小枝,最后画树叶。

2、示范画画树的画法

(1)课件分析用笔用墨方法

(2)画树干:画干宜用中锋,以使其树干圆劲有力,用逆锋又可表现老树苍劲的质感运笔注意顿挫转折。

对于不同的质的树干,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

(3)画树叶:表现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点叶法,教师示范胡椒点、介字点、平头点等点叶法,点叶法不外乎圆、尖、横、直。

(4)提醒学生注意:树叶的点画,都要有墨色变化,无论哪种树叶形,都要围绕着主枝一团团、一组组、一丛丛来画,要有整体感又要生动而有变化。

三、学生练习和体验

不要拘泥于树形,在宣纸上反复用干湿浓淡笔墨表现各种树形。

四、优秀作业展示

画艺术源远流长,画树技法多样,今天我们学习画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后可利用业余时间多练习和体验,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进步。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陶艺的历史和欣赏陶艺的艺术美。

2、尝试自己在老师的辅导下感受制作陶艺的快。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欣赏陶艺和亲手制作一个陶艺作品。

难点是在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兴趣不用担心,学生的想象在这堂课也会自然的很丰富,关键是学生可能遇到技术问题而失去信心。

课前准备: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前一天的傍晚到附近田里采集黏土。(抛去上面有杂质的部分,挖取下面黄色的土。然后仔细捣,去出小石子和渣滓。然后象揉面一样揉。注意泥的湿度。最后用塑料布包裹起来备用。)还要准备水粉颜料和毛笔。老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易转盘。就是用一快直径20CM的圆形三夹板在圆心的下面丁一棵图钉。然后是每人一把泥塑小刀。还有老师用的课件(有原始人制作陶器和近代制作陶艺的视频,还有丰富的陶艺作品图片。)。再有老师用的陶艺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首先播放原始人制作陶器的视频。一边视频播放一边老师生动的讲解原始人是怎样发明陶器,进而自己也生动的’参与表演。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制作陶艺的冲动。

二、老师给大家示范陶器的制作,叫上几个学生上来帮忙。情景设计是一群原始人在给自己制作生活用品。

先分工。由一个学生捣土,另外一个学生准备颜料和水,而现在老师故意做出在思考的样子等待。

然后老师开始制作。做好叫这俩学生给陶器彩绘和做装饰。

三、课件展示近代成熟的陶艺制作工艺。展示丰富的陶艺作品。指导阅读课本。

四、学生作业:预设两个方案。

1、可以根据老师刚才的作品制作,然后在其基础上做自己的装饰,包括雕塑上的装饰和色彩装饰。

2、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制作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老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

五、展示讨论作品:

1、学生自由讨论。

2、老师建议性发言。

六、作品陈列,后期处理。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并制作采访结果。

教学准备

相机、话筒、钢笔彩笔、纸、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带上相机、画笔,小记者们上路吧!

二、 组织采访活动:

1、 师强调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文明、团结。

2、 各组按原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三、 指导学生整理采访结果:

1、 用文字形式表达。

2、 照片(待冲洗)。

3、 用绘画或综合方法。

四、 引导欣赏报纸,简要指导编辑报纸。

五、 展示采访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做小记者的感受。

六、 汇总编辑成一张大报纸。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1.针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运用不同线条、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表现。

学习准备:

学生:风景照片、绘画工具

教师:风景照片、印象主义绘画作品、传统绘画作品、示范画工具和材料、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1、助理: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美术课,今天的美术课由我和大同学一起主持。

助理:同学们,我们的班级口号是:助理:我们来欣赏著名大画家法国莫奈画的的干草垛。(课件出示莫奈的《干草垛》)

预设问题:

(1)你看到这组画后第一感觉是什么?

(2)这组画中,干草垛分别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色彩不一样呢?

(3)你更喜欢这组画中的哪一幅?

助理小结:同学们说出了对画面的色彩感受。在莫奈笔下,一个普通的干草垛在早晨、正午、傍晚等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迷人色彩。自然界的景物在不同的光照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引出课题《记录色彩》

2、出示目标:

(1)发现和认识自然界中景物色彩的变化与光线作用的关系,感受其魅力。学习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

(2)尝试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记录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发展表现色彩的能力。

(3)学会感悟色彩的情感、生命力与表现力,提高认识色彩世界的能力。

二、示范引领规范要求

1、助理:那么怎样运用色彩来表现风景画呢?下面请大同学给我们进行风景画的画法示范。

2、示范要点:作画步骤、简单技法:

(1)概括描绘色彩的主色调。

(2)丰富色彩的变化。

(3)画前景,调整完成。

3、大同学补充:

(1)色彩冷暖变化是受季节时间和环境影响的。

(2)暖色:能带给人温暖、热情、喜庆等气氛的色彩;冷色:能带给人冰凉、清爽、安宁等感觉的色彩。

(3)丰富对色彩的感受。

三、合作建构小组讨论

1、出示作业要求

2、各学科长负责:先自画后组议,评选作品准备展示

四、展示分享规范指导

1、助理:同学们的作品都已完成,哪个小队来展示?

2、生:

(1)下面由我们是xx小队来展示。(我用色彩记录的是—–)

(2)我们小队展示完毕,谁来点评?

谢谢,我会虚心接受,努力改正。

(3)我们小队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3、助理:还有谁来展示?

大同学有要说的吗?

4、小助理点评或大同学点评。学生评价优点或建议。

五、总结归纳提升意义

1、助理:学了本课,你有那些收获。快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讨论1分钟)

2、小队派代表汇报分享。(汇报语言:同学们好,通过本课学习,我有了以下收获1.学会运用色彩的冷暖表现风景画2.体会记录色彩的乐趣3.掌握知识感受色彩魅力。)

3、助理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色彩认识有所提高,学习积极性很高。各小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尝试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记录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

教学准备:

一些范作图片。

教学重点:

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

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游戏引入新课。猜字谜。目、面、耳、象。(出示图片)

二、作品赏析。

1、我们的中国的文字是我们祖先的结晶,现代的人同样也非常聪明,看!经过,装饰的文字,同样有趣别致。

2、欣赏字。

甜。

为什么用一个苹果放到笔画中。他代替了哪一个笔画呀。代替的笔画效果是否一样。如果把整个字用苹果代替行不?想想,还有哪些字也可以这样装饰。

秋。

这个什么字。你发现了它的变化吗?说说这样变化好在哪里?

学。

看到学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创作。

1、根据字形字意来联想。

2、夸张变形的字来联想。

3、学生练习,美化字。

二、作品展评。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9

一、教学内容:

《画家介绍》—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通过作品欣赏和画家生平简略介绍,使学生从作品欣赏中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表现方法,学习画家为艺术事业刻苦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五、课的类型:

欣赏课

六、教学方法和教具:

讲解法、引导法、范画、幻灯片。

七、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 利用幻灯、挂图指导学生欣赏:

1、 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教师讲解。

《祖国万岁》—齐白石

这幅画是著名画家齐白石为国庆十周年而作。画面上盛开着红花的`“万年青”傲然挺立,象征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画上的题款“祖国万岁”与“万年青”花组成独特的构图,像三支利箭,劲冲霄汉,用笔简练,含义深远,主题材突出。这幅画运用了中国画传统的“借物抒情”的独特表现手法。

《奔马》—徐悲鸿

《奔马》画面上两匹奔驰着的骏马雄健有力,寄寓祖国建设一日千里的情思。豪放的笔调,饱满多彩的墨色,精确在刻画出奔驰中的骏马,是对力量的赞美、歌颂。是徐悲鸿的得意之作,深为人民群众喜爱。

《秋色有香》—齐白石

《秋色有香》是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荷花吐艳,幽香四溢,数支莲蓬,象征累累硕果,在茂密的荷叶衬托下,一派生意盎然的荷塘景色,跃然纸上。运笔简练,笔墨沉实,色彩润泽。用枝节放洒脱的大写意笔调画荷花,点上精工细描的蜻蜓,是一强烈对比。

《双鸭》是画家李铁夫暮年所画的作品,从画面可看出他善于发现捕捉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把“动与静”的一对矛盾,组成一个直辖市的画面,构思别开生面,充满生活情趣。虽是西洋画法,却明显流露出传统绘画的韵味。正是画家爱国心、民族魂的体现。

让学生自已欣赏《南瓜》、《田横五百士》等绘画作品。

2、向学生画家介绍:

齐白石—名璜,小名阿芝,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志白,又号寄萍、志萍生、三百石印富翁。湖南湘潭人。家本贫农,为生活计,12岁学木工,善雕花。少年时从芥子园画谱开始习画,至27岁才学画,进而学诗、篆刻、兼画肖像等。40岁后多次游历南北各地,近60岁定居北京,因受陈师曾影响,由工笔和小写意转为大写意,近师吴昌硕等,自创一体。其花卉鱼虫、山水、人物,俱生动传神。治印善用直刀,挺劲奇肆,自成一派。诗质朴清新,感情真挚,堪称一家。

介绍画家徐悲鸿、高剑父、李铁夫等画家。

3、教师介绍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中国花鸟画多以少胜多、借物抒情、虚实藏露、笔墨技法。

教师阐明如何欣赏中国画,启发学生表述自己对每幅画的欣赏体会及评价。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

教学过程:

1、设疑激趣

(1)出示课件。

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接触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2、讲授新课。

(1)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介绍)

①了解林风眠生平。

②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

(2)作品初赏。

①教师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侍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②教师提问。(说一说)

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③学生欣赏、讨论。)

(3)对比欣赏。(比一比)

①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

②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侍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③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

④教师总结。

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大家成为“风眠体”的彩墨画。

(4)尝试实践。(试一试)

①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

PPT掩饰作画步骤:第一步:勾线打形;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

②学生作业。

③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笔。

(5)作业评价。(评一评)

①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

②同龄人作品欣赏、林风眠作品再欣赏。

3、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

4、课后扩展。

(1)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

(2)手机林风眠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艺术对其学生及后世的影响。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国内外古今建筑;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2、能力目标: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使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更新审美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建筑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古代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宏村月沼》《故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

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回答。

2、介绍美术各中门类,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

师:其中我们的中国古代建筑,大家肯定不陌生。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

出示课题建筑艺术的美

二、讲授新课

教师: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

(一)课件出示:欣赏课本扉页《宏村月沼》

1、了解宏村历史,村落形态;

2、宏村民居特征:多为两层,白墙灰瓦;

3、介绍宏村“承志堂”:宏大精美、题材丰富、技艺高超,被誉为“民间故宫”。

(二)欣赏课本《故宫》乾清宫、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提问:

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

(九条游龙;五座浮山——九五之尊)

2、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

目前学界没有同意说法,大概得有两种:固定门板的(因为古代的门是两个门板拼在一起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主要是装饰和显示地位的(因为古代以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单数里最大的是九,所以像在故宫——皇帝的居所,门钉都是9×9——81个。)

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

(“仙人走兽”——檐角小兽: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犼、行什。)

三、小组讨论、交流:

课本扉页《宏村月沼》与《故宫》的建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

(一)、欣赏《泰姬陵》《凡尔赛宫》《科隆大教堂》《古罗马大斗兽场》等古建筑。

(二)、欣赏《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里昂国际机场》《悉尼歌剧院》《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建筑。

二、小组讨论、交流

师:我们了解了中国、外国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一些知识及造型,看了这些建筑,有什么想法?

生:“美、颜色好、高级、漂亮。”

(学生着重表达的是对色彩的感受,这说明色彩对于凡是具有分辨色彩能力的眼

睛来说,都能引起反应,它是一种最普遍、最大众化的美感。学生对抽象的线条和体积没有明确的表达。)

师:“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1、建筑与音乐的关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具体的建筑分析。

2、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三、学生作业:

你家乡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建筑是那座?把它画下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四、教师点评展示、分析部分学生作业的形式美因素。

五、布置课外作业:

分组调查身边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名胜建筑物,将其与当地最时尚的建筑相比,寻找其异同之处,并试着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写进小论文中。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2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并制作采访结果。

教学准备

相机、话筒、钢笔彩笔、纸、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带上相机、画笔,小记者们上路吧!

二、 组织采访活动:

1、 师强调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文明、团结。

2、 各组按原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三、 指导学生整理采访结果:

1、 用文字形式表达。

2、 照片(待冲洗)。

3、 用绘画或综合方法。

四、 引导欣赏报纸,简要指导编辑报纸。

五、 展示采访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做小记者的感受。

六、 汇总编辑成一张大报纸。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难点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板书)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

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通过学习培养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课件等。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甘肃敦煌莫高窟、四川乐山大佛。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这里欣赏比较的世界遗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

①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

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③你更喜欢哪一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

(3)学生汇报。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

2、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1)讨论一:“什么是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世界遗产分哪几类?”

(2)讨论二:“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哪些是属于自然遗产?哪些是属于文化遗产?哪些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3)交流:教师和学生代表一起来汇报、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提示: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活动中,建议教师结合学生的资料进行适当的补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欣赏体会,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

3、小组合作,表达感受。

(1)教师出示课件《神州风采》,学生欣赏。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四人小组合作进行,并将感受写下来。)(提示: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尊重小组同伴的意见,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写好的感受进行汇报交流。

(2)全班评选出印象最深刻的作业,教师小结。

5、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1)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简单地了解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并且写了自己的欣赏感受。今后我们要更加关心身边的事物,也许更多更美的世界遗产就在你的身边。

(2)学生课外的活动拓展:寻找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现状资料以及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

(教师)课件。教学过程

1、欣赏比较,启发谈话。

(1)出示黄山申报时的图片以及现在黄山游客人满为患的图片。谈话:这两幅图片看了有什么感受?

(2)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人们在饱览世界遗产风光的同时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2、结合教材,激发创意。

(1)看书讨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①你最喜欢哪一处世界遗产?准备给它取个什么保护口号?

②你认为小组内哪位同学的口号提得特别好?为什么?

(2)结合课件中的作品,深入探讨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和方法。

3、构思主题,深入探讨。

(1)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料,集体讨论是否具有申报的价值。

(2)针对讨论结果议一议怎样来申报世界遗产?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争取?

(3)将申报项目的设计稿写下来。

4、讲述作品,集体评价。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趣味、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启发评价方法:可从形式上、内容上等方面进行评价。

(3)活动过程:

①讲述自己的作品。

②四人小组讨论。

③班级交流。

5、联系生活,欣赏拓展。

(1)总结本课内容。

(2)欣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和形式美法则,运用点、线、面的疏密组合完成黑白对比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

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能用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表现方法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产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线描画中点、线、面的疏密组合。

2.黑白对比的巧妙运用,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教学准备:

记号笔、提前准备好的贴在卡纸上的花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我国的西南,有这样一些少数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出示数件蜡染图片。

提问:看了蜡染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生……

师:这种蜡染虽然没有色彩,但它们的线条变化丰富,有一种黑白对比的美,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这种强烈的感受正是由黑与白这样两种颜色产生的对比带给我们的。

由此揭开我们今天的创作主题: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分析:

观察年画《门神》,分析线描画中的黑、白、灰对比。

(1)问题1:这幅作品是用什么绘画语言造型表现的?学生观察并回答。

总结:线描画就是用单色线条对物体进行勾画,并通过线条的变化来体现丰富的视觉效果。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和感受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师:《门神》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这张线描画中有丰富的`线条语言,请你找一找运用了哪些线条。

生: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交叉线等。(知识迁移)

(2)问题2:观察这幅线描画,作品中有没有黑白对比?在哪里?

学生观察后回答。这里有黑、白两种色块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感觉很强烈。

(3)问题3:在黑白对比中,黑白色块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效果,如果缺少盔甲中的细节,会怎样?

这些地方是通过什么方法体现出来的?

师:这些疏密得当的线条与浓重的黑色对比起来,就给我们黑与灰的视觉感受。

(感受艺术家在表现黑白对比关系时严谨认真的态度。)

(4)问题4:作者是如何运用线条的对比变化表现黑白灰的?图片展示,线条的疏密变化形成的不同的灰。

学生观看,感受线条疏密所产生的黑白灰的丰富效果。

(通过图片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线条的疏密变化带来的黑白灰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解决本课的难点)

(5)知识巩固:引导学生从《门神》中找出不同的灰,并探究它们是如何排列和组织的?

学生初步练习,尝试着画两种。(排列得越密,感觉越深)

(通过模仿作品中线的组合与排列,丰富学生创作的绘画语言)

小结:这些有疏密变化、有秩序的线条,形成不同的灰,产生更加丰富的对比层次,使得画面的具有了很强的装饰性。

2.深入探究:

师:细致观察《斗鱼》线描作品:这幅作品除了线条以外,还运用了哪些绘画语言?

学生观察以“斗鱼”为题材内容的线描作品,对比感受除了“线”条这种美术语言,“点”也可以表现出黑、白、灰的对比变化。

小结:除了“线条”这种美术语言,“点”也可以表现出黑白灰的对比变化。在作品中,仅用线条和点表达黑白灰关系显得很单一,只有它们彼此穿插、灵活运用,才能创作出一幅好的作品。

3.考一考:

欣赏线描作品《热带鱼》《巢中的母子们》,试着找出画面中的黑白灰。学生找:画面中最深的地方就是黑,画面中最浅的地方是白,中间深浅不同的灰有的用点表现,有的用线排列。

(认识黑白灰在黑白画中表达的意义)板书:

线描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线描画的基本组织形式:粗细变化

疏密变化样式变化

三、创作实践

1.欣赏学生作品。

2.作业要求:

合理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以花瓶为设计元素进行线描练习,完成一幅黑白对比的装饰画,并能体现黑白对比的美感。

3.绘画步骤:

(1)根据形象资料或实物,用线勾画外形和细节;

(2)确定实体中黑与白的形状特征、大小与多少;

(3)中间色用点和线进行排列组合,使画面显得丰富、有变化;

(4)调整主体与背景的黑白关系,使画面整体黑白关系协调统一。

四、评价交流

引导学生展示作品,师生评价:你的画面中运用了哪些线条?你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处理各种灰色的?你画面中哪里有黑、白、灰?

五、拓展延伸

出示线描作品《八十七神仙卷》,请学生欣赏。

总结:成功的黑白对比可以给人一种纯粹、和谐、高雅之美。这种和谐美正是黑与白的魅力所在。在我们中国的书画艺术中,用毛笔表现出不同的黑、白、灰色调,更是把这种纯粹的美发展到了极致。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6

一、教材分析:

本课分析:

本课是小学六年级美术课程,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以绘画作为切入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逆向思维表现能力,本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内容非常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并具备一定绘画基础的二点,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施展自己的独特才华,并让学生逐步从单一的平面绘画向有深度和透视效果的绘画方法发展,为今后学习更为复杂的只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中远近距离感是怎样产生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重 点:能够运用绘画的方法体现距离感。

5、难 点:让学生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

三、材料准备:

1、学生:绘画用纸

2、教师:数码相机、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语文课上学的《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辩的是什么?,他们俩分别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远近的奥妙》

(本环节教师把语文知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灵活应用,使各学科的知识融合为一体,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同时引出课题)

(二)试一试:

教师运用准备好的数码相机,连续做试验;首先,教师从学生中挑选出两位个子一般高的同学,从一侧照相,然后将图片传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说出现象和感受?如:“同学们,你们看为什么一个变高了,一个变矮了?”。然后,教师再让一个学生手拿杯子,教师变换远近距离进行摄像,让学生观看图片后,回答教师:“杯子为什么变大了?”、“是什么动了?”等问题。其次,教师手拿黑板擦与同学比大小后进行照相,观看图片后教师继续提问:“黑板擦为什么和同学一样大了?”,最后,教师再给一排同学照相,观看图片后,同学们发现越远的同学越小、越远的同学越模糊,越近的`同学则相反!

(本环节主要是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连续做实验,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想一想: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出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此同时教师出示刚刚照的一系列图片,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教师进行小结,理顺远近的关系如:“大家说的非常好!近的显得大并且清晰,远的显得小并且模糊!”,并出示课件中的各类资料图片加深学生对远近关系的理解。

(本环节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刚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于远近变化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

(四)画一画:

教师进一步表明远近与大小和清晰、模糊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让物品在画面中显得很远,应该如何去画呢?”并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作画,其他同学表述不同看法与意见,吸取更多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寻找逆向思维的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然后,再让全班同学分组画一画“一条伸向远方的路”,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板书学生遇到的难题,然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解决。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自己要学,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原则,锻炼学生互助合作能力。)

(五)练一练: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用山、树、路三个景色元素组成一幅有远近距离感的画”,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单独指导。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知识和解决的难题,应用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评一评:

让学生在小组中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后,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同学们自由表达;说出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以及作者表述自己的构思和绘画方法,教师再加以总评并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要点等……。

(本环节主要是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长期学习美术的兴趣。)

最后,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拓展如:“你在生活中还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下节课来给同学们说一说!”。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充分体现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以及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信心从而解决重难点达到预定目标。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教师虽然对远近现象的逆向表现讲解的非常透彻,但在学生作业时对于“山、树、路”三个图像元素的融合时出现了问题;(这三个元素虽然都有远近距离感,但是由于学生没有接触到“地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所以画面很不协调),教师没有进行讲解和校正是美中不足,如果教师能把这些未能学到的知识作为课后知识拓展,就更能体现新课改背景下现代美术教学的理念了。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7

教学目标:

1、体验街头实物标识的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欣赏与思考,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欲望。

3、用手工的形式大胆表现,设计制作一个标识物。

教学重点:

运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有趣的商店标识物。

教学难点:

设计造型独特,立意贴切。能否活用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找一找都用了哪些材料来制作?——有皱纹纸、手帕、纸盒、药盒、剪刀等。有瓦楞纸、绒线、彩纸等。有彩纸的边边角角,还画了不少背景。

制作技巧:(材料的运用提示)

可以用一些表面原本就有纹路质地的材料来制作,正如图中瓦楞纸的妙用一样。

二、操作技巧

步骤:(以手工表现形式为例)

1、构思,确定主体物。

2、选择好适当的`纸质、废旧材料。

3、制作、组合,注意色彩的搭配。

4、调整,完成。

5、欣赏

运用材料技巧:可以用一些表面原本就有纹路质地的材料来制作。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1、将构思的形象设计制作一个有趣的实物标识。

2、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3、以手工的形式完成,在使用材料时能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五、课后拓展

把大家各自做的商铺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热闹的商业街。

教后感:

本课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设计标识物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的表现生活,品位生活的意识。教学中,教师既不能全盘灌输,过分强调制作技巧,限制太多,也不能一味放任学生,随意添加,以致作品质量太低。因此,教师需把握好度,适时、巧妙的引导学生思考与创作。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8

课题:

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生:近大远小。

2、新授:

(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2)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5)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

五、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教学随笔: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9

教学目的:

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4、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想。如何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七巧板的图形组合

1、教师小结,图形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2、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

二、名作欣赏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三、课件演示图形的魔术组合:

1、小结:根据画面的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重叠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将P6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四、学生作业:

小体验:将P6的图形重新组合,看谁组合的快,组合的好。

五、作业展评

六、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析P6《即兴表演》、《小女孩》

1、运用了哪些基本形或是不规则的形体。

2、教师小结:基本形的巧妙组合。

二、赏析P7《生活联想》《魔术师》《汽车一族》《放风筝》

1、运用了生活中哪些图形或是生活用具。

2、根据图形或用具,还可以怎样巧妙的组合?还可以联想成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

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三、学生作业:

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1、注意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2、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3、作业、辅导。

四、作品展览和评述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教学反思:

3、添画人像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0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学习印染花布。

2、感知色彩的美丽。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

2、干了的湿巾纸若干。

3、以前同学们的作品。

重点:

染色

难点:

将染好的纸打开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教师示范讲解——同学们操作,教师巡回辅导——欣赏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出示用印染的花布做的衣服、裤子及白布做的衣服裤子引导幼儿欣赏比较;请同学们比较后说出喜欢哪一种?大家都喜欢花衣服,我们今天就来学做花布好吗?(好)

二、教师示范讲解

先将白布对折4次,然后将一手的食指与拇指捏住纸的中间,给纸的’4只角穿上好看的衣服,将要穿衣服的角转到朝下的地方轻轻地染上颜料,再换一只角转到朝下的位置染色,直到4个角全都染好色后放在桌上按刚才折的顺序把纸打开晾干,一块花手帕就染好了。

三、同学们操作,教师巡回辅导

1、引导同学们先折再染。

2、鼓励同学们大胆染色,多印染几块手帕。

3、帮助个别同学们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欣赏

1、同学们欣赏同伴作品。

2、教师讲评,并引导同学们说说将花布做什么?送给谁。

五、教后感:

有了上两节课作为基础,同学们印起花布来得心应手,速度也很快,能够充分的展开自己的想像空间,大胆的创作,由于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中创作,所以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0)
元安小编元安小编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