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小班语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海》小班语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出海》小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妙的意境。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方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鼓舞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预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诗歌的意境

1、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

(1)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观赏诗歌《出海》

 二、理解学习诗歌

1、提问:

(1)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在听的时候,你喜爱诗歌里的哪一句?

2、再次观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学习仿编诗歌

1、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依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

师:海龟有多少呀?

幼儿:海龟一只只。

3、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东西,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一边折船,一边观赏诗歌

1、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折艘船出海吧!

2、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美丽?

 五、带领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小船出海去了。(随着音乐律动做动作)。

 课后反思:

活动一开头,我告知幼儿,有一个小伴侣到海上玩了,他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拍成了照片,想和大家共享。在给幼儿看图片前,我提出要求:“看的时候要找出这是在哪里?有些什么?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第一次观赏图片后简洁提问,再引导孩子进行其次次观看,要求他们说出特征。重点和幼儿一起观看了浪花“卷”的特征。在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后,我请幼儿边看配上文字的图片,边听老师布满感情地朗诵诗歌,听完要求他们说出自己最喜爱的那句,并说出最喜爱这句的理由。

每当孩子说出一句诗歌时,我就再次出示相应的画面,和他们一起重温诗歌,就这样,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诗歌。接下来,我用“我念前半句,孩子接后半句”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朗读了几遍,再邀请几个力量稍强的孩子到前面来示范。

最终一个环节,我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出海?”教孩子折纸船,结束。

感悟:

1。虽然成人感觉这首诗歌的意境很美,但是孩子并不能真正领悟。假如能看到“出海”的动态录像,或在朗读诗歌时再配上音乐,这样可能更简单让孩子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在孩子基本学会朗读后,播放音乐,让孩子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活动延长中有让孩子仿编诗歌的要求,可以带孩子在戏水池玩纸船,然后进行仿编。

(0)
元安小编元安小编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