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听到的声音教案1
活动目标: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能听辨好听的和不好听的声音。
2、学习用简单的绘画记录声音,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在活动室内开辟专栏“好听的和不好听的声音”。
2、准备一些能发声的乐器(手鼓、三角铁等)或其他物品。
3、多媒体课件。
4、毛绒玩具宝宝,笑脸、哭脸。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生活中的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为背景)
师:(播放宝宝的笑声)听听是什么声音?是谁的笑声?
师:这是小宝宝刚刚睡醒,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叫醒小宝宝(播放公鸡叫声)大公鸡是怎么叫的?学一学。
师: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叫呢?(幼儿说出小动物名称并模仿他的声音)
师:小宝宝起床了,听听她现在在干什么?(播放水声,幼儿想象宝宝在干什么)
师:宝宝要上学了,她是怎么去的幼儿园?在马路上你能听见什么声音?(播放汽车启动的声音、路上自行车的铃铛声、摩托车的声音等。)
师:到了幼儿园要跟老师说什么?听听这是小男孩说的还是小女孩说的?
二、感受声音的不同
师:在刚才我听到声音里,你觉得哪种声音是好听的声音。
师:老师把这位可爱的宝宝请到咱们班,你们想认识这位小宝宝吗?(请出小宝宝)小宝宝收集了许多的声音,想让小朋友帮她分辨出这些声音好不好听,你们愿意帮助她吗?如果是好听的声音,用宝宝的笑脸做标记,不好听的声音用宝宝的哭脸做标记。
(教师播放一些声音,让幼儿分辨,依次让幼儿记录。)
师:你还听过什么好听的声音呢?不好听的声音有哪些?
三、探索怎样发出声音
师:小朋友帮了小宝宝的忙,她太高兴了,于是,把她的`玩具拿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吗?(依次拿出乐器让幼儿探索)
拿出乐器如三角铁、手鼓等,让幼儿探索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
师:老师正好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儿歌,我们用自己发现的方法给儿歌配上节奏吧。
(播放儿歌,和孩子们一起为儿歌配节奏。)
师:小宝宝给小朋友分享的宝贝你们喜欢吗?玩的开心吗?好运你们是不是要谢谢她呢?那么就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好听的声音给小宝宝表演一下吧!(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各部位发出声音,并有节奏的表现出来。)
四、活动结束
师:小宝宝今天来咱们班,她非常快乐,现在要回家了,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欢送她吧!
中班科学听到的声音教案2
活动目标:
1、操作知道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响,软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轻;
2、能够使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变轻;
3、在游戏中,对声音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硬币,塑料块,小石头,毛线球,纸团,棉絮各人手一份
2、小猫杯每人一个
3、餐巾纸,棉絮,布
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引入主题
教师让幼儿区分小猫杯声音的轻与响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种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这是什么声音?
师: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二、知道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响,软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轻
(一)介绍材料:棉絮,毛线球,纸团,硬币,塑料块,小石头
1、教师拿出小猫杯说:“小猫刚才跟我说它饿了,那该怎么办啊?”
(幼儿自由回答)
2、师:那我们一起去给小猫喂食物吧!看看老师都准备了哪些食物?
(二)提出任务:喂小猫时听听哪个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响,哪个掉在杯子里的声音轻,待会儿告诉老师。
(三)幼儿尝试:喂不同的东西,听听声音的轻与响
(四)老师指导
1、哪个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响,哪个掉在杯子里的声音轻
2、喂过的东西拿出来放到另一边
(五)教师小结
1、小猫吃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一样吗?哪个掉下去的声音响,哪个掉下去的声音轻?
2、教师逐个演示(帮助幼儿回顾)
(六)进行分类(软、硬各一边)
1、提出任务:把掉在杯子里发出声音响的放在一边,声音轻的放在另一边
2、小结:摸一摸感受软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轻,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响
三、让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变轻
(一)提出问题:怎么使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变轻?
(二)教师演示:杯子里垫上一张纸巾,使声音变轻
(三)幼儿尝试也用一张纸巾使声音变轻
(四)教师拿出材料(棉絮、布)让幼儿用多种方法使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变轻
四、游戏《听一听》,分辨声音的轻与响
教师放一段音乐,当音乐很响时,幼儿的小手也要拍得响;当声音很轻时,幼儿的小手也要拍得轻。
中班科学听到的声音教案3
设计意图:
幼儿对自然界的事物有着独特的好奇心,生活中的他们不断探索和发现着来自身边的一切有趣的事情。而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像一声炮响就能引起幼儿的探望,一首好听的歌曲就能给幼儿带来欢愉,生活中的声音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影响着孩子的倾听。本次活动,利用我们身边熟悉的声音,通过听一听、玩一玩、说一说的形式来制造声音,感受各种声音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能听辨好听的和不好听的声音。
2.感受各种声音的特点,尝试制造好听的。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空瓶子、盒子、罐子,小石块、沙子、红豆、黄豆、小纸片,乐音与噪音的音乐,雷声、动物叫声、流水声、钢琴声等录音。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玩个游戏,请你闭上小眼睛。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1、教师播放打雷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儿:“雷声”
师:“来学一学雷声”
幼儿模仿。
2、教师播放流水声“这是什么声音?”
幼儿:“水的声音”
3、教师播放锣鼓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儿:“敲鼓的声音。”
教师:“你再哪里听到过敲鼓的声音啊?”
幼儿1:“电视里”
幼儿2:“过年的时候”
幼儿3:“广场上”
幼儿学小猫的叫声。
教师:“小朋友们的耳朵真灵!我们刚刚听到了打雷的声音流水声敲鼓声小猫的叫声,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你都听到过什么声音呢?”
幼儿交流自己听到过的声音。
(教师以平时听到过的、感兴趣的声音为切入点,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声音,通过模仿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更加浓厚,为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打下了基础。)
二、制造声音
教师:“小朋友们都听到了老师带来的声音,现在我们来自己制作声音。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幼儿:“盒子瓶子还有小罐子。”
教师:“来,我们每人一个来试着制造声音吧。”
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好啦,谁来说说你方法?”
幼儿1:“我用手捏瓶子就会有声音。”
幼儿2:“我用瓶盖来刮瓶子。”
幼儿3:“用罐子敲一敲地就会有声音。”
幼儿4:“用两个盒子来碰一碰。”
教师:“哇,小朋友真的很有办法啊,那有没有和他们想法不一样的?”
幼儿:“还可以装上东西摇一摇。”
三、尝试比较装有不同物品的声音的不同
教师:“老师就给你们准备了东西,看看都有什么?”
幼儿:“小石子、红豆、黄豆、纸片、沙子。”
教师:“我们来试一试,这些东西装在瓶子里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但是老师有要求,听清要求再去装,第一,每个瓶子里只能装一种东西,装完吧瓶子宝宝的盖子盖的紧紧的,不要让里面的东西跑出来,第二,在装东西时在桌子上面装,装时候要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净,第三,听到老师唱1 2 3 4 5-的时拿着瓶子候赶紧回到座位上,听清楚了吗?去吧。(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指导幼儿之间装的相同和不同材料进行对比)
师:1 2 3 4 5-,都做好了吗?吧你们的瓶子保护好,不能让他发出声音,(请两位装有相同豆子量多和量少的幼儿进行对比,让幼儿说说有什么不同声音,然后再请装有小石子和纸片的两位小朋友进行对比让幼儿说说有什么不同声音)
幼儿1:装的豆子多声音大,装的豆子少声音就小。
幼儿2:装小石子的盒子声音重,装纸片的盒子声音轻。
师:“原来装的东西一样,装的多和装的少它发出的声音就会不同,装不同的东西声音也会不一样,恩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你来听一听老师播放的声音哪个更好听?”
四、乐音和噪音
教师分别播放钢琴曲和电锯的声音,让幼儿倾听并说出感觉。
“你喜欢哪种声音?”
“听到电锯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觉?”(难听、刺耳)
“听到刺耳的声音你会怎么办?”
幼儿1:“我会把耳朵堵上。”
幼儿2:“戴上耳麦。”
五、活动总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很多声音,也比较了声音的不同,其实在生活中还可以找到很多很多声音哦,那我们到外面去找找好听的声音吧。
(此环节以幼儿主动探究为主,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教师循序渐进一步步的引导幼儿制作声音,在幼儿摆弄的过程中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活动中一直保持着和谐自主的氛围,尊重了幼儿的个性需求。)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我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出发,利用多种感官通过听一听、玩一玩、学一学的方式,让幼儿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探索声音的特点。
第一环节寻找生活中的声音。突然发出的、特别的声音总是能引起幼儿极大地好奇心,所以,我找了一些幼儿平时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而又引起幼儿兴趣的声音,让幼儿们能感受自制声音带来的乐趣,充分的体现了师生互动。
第二环节制造声音。我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材料让他们自由去尝试怎样让物体本身发出声音,幼儿通过亲自游戏,发现了通过碰、挤、刮、敲等方式来使物体发出声音,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情绪高涨。
第三环节时探索声音的特点。教师通过在操作区放置不同的材料来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教师提前设计探索性的问题,讲清活动时规则,使幼儿在操作时有目的性。很多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很认真,等老师总结得出结论的时候,很多幼儿已经得出了结论。很多幼儿都明白了一样的物体,数量不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不同的物体装在同一个瓶子或罐子里声音也会不同。但在本环节,也发生了突发情况,一个孩子的瓶盖没有盖好导致豆子跑了出来,引发了其他幼儿的哄抢。在此时就考验了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在此环节没有及时清理好豆子,使幼儿的注意力分散了。
第四环节是分辨乐音和噪音。通过两种声音明显的对比,幼儿分清了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并学会了在噪音环境下保护自己的身体。
整个活动的层次还是比较清晰,孩子们始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自由的游戏着。在操作中尝试、模仿、观察、比较、倾听,突发事件的发生告诉我以后该要怎么去处理,不要忽视每一个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