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创意毕业季活动方案[优秀6篇]

 六年级创意毕业季活动方案1

 一、活动背景意义: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展示六年来的学习生活,表达毕业生对母校的老师的感谢之情。此外,通过毕业典礼,还将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的教育,并教育学生立足今天,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

 二、活动主题:

梦想在这里启航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23(星期日)下午2:00―3:30

2022年六年级创意毕业季活动方案[优秀6篇]

 四、活动地点:

二楼阶梯教室

 五、参加人员:

学校领导、六年级全体教师、六年级学生和部分家长。

 六、活动准备:

1、场地设计:背景、横幅、鲜花25束、主席台台牌(总务处)

2、摄像、音响、投影(杜大川老师)

3、毕业感言。每个班选1名同学,脱稿说一段毕业感言(各班主任)

4、诗歌朗诵(蔡金芳老师负责)

5、制作学生小学生活回顾片(方丽娜负责)

6、选拔好主持人(林雪眉负责)

7、六年级23名学生献花。(鲜花+感恩老师的贺卡和祝福语)(王少云负责)

8、学生给母校献礼(书画作品)(吴瑞珍老师负责)

9、毕业横幅上签字(叶晓飞老师负责)

10、座位安排:各班主任协调。

 七、毕业典礼议程

1、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开始。

2、奏国歌

3、介绍到会嘉宾及领导。

第一篇――难忘母校

(1)校园生活回顾(播放)

全体同学诗歌朗诵《告别母校》

(2)林校长毕业寄语

学生代表献花

(3)给母校献礼

代表学生献上书法等作品

毕业典礼第二篇――难忘恩师

(1)难忘恩师――全体六年级老师上台,学生代表上台献花,并献词

(2)教师寄语――全体六年级老师代表,赠言给学生

(3)感念师恩――全体六年级学生起立,三鞠躬(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母校),背景音乐播放《感恩的心》

毕业典礼第三篇――梦想启航

(1)学生毕业感言(每班4名学生代表发表毕业感言3―――5句话)

(2)家长的`嘱托――陈天涞妈妈学生代表献花

(3)欢庆节目表演(预计3个节目)(各班主任负责)

暂定:六(3)班周文静六(6)班黄若婷双排键

六(5)叶佳慧六(6)陈冠升拉丁舞

六(4)蔡恩来六(2)钱微伊六(1)班歌曲联唱

(4)在大横幅“梦想,从这里起航”上印手印,并签名,表决心。

(5)宣布毕业典礼结束

 六年级创意毕业季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回顾在母校生活、学习、成长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学校温暖,升华对母校的情感。以“爱”为主题(对母校的依恋,对老师的感激、对同学的不舍、对未来的憧憬),激励毕业生不忘母校优良传统,在新的学习、生活上更加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

 二、活动主题

感谢师长恩珍藏母校情。

 三、时间

x月x日上午8:30正式开始。

 五、地点

学校大礼堂。

 六、参加人员

学校领导、六年级全体师生,每班x~x个家长。

 七、毕业典礼议程

第一篇章:精彩回放

回想教师和学生一年来走过的点点滴滴照片回放(每班5~6张)。

歌伴舞:校园的早晨――六x班。

第二篇章:互诉衷肠

1、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开始,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2、xx校长讲话。

3、教师代表发言。

4、学生代表讲话。

5、家长代表讲话,送祝福。

过渡――节目《爱》、《同桌的你》、《拉丁舞》。

第三篇章:毕业荣光

1、向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2、优秀毕业生(每班5名)。

过渡――诗朗诵《未来》――六2班。

第四篇章:放飞希望

1、学生畅谈未来,感谢师恩,感谢母校。

2、节目:《感恩的心》――六4班。

 六年级创意毕业季活动方案3

 活动目的:

1.通过毕业典礼来展示六年来的教育成果,也表达了毕业生对母校和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2.通过毕业典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的教育”。

 活动主题:

 “

告别母校,放飞理想”

 活动时间

7月7日上午

 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参加人员:学校领导、全校师生

一、活动准备:

1.主持人:

2.准备工作:

(1)场地布置:总务处

(2)准备音乐《感恩的心》《颁奖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毕业歌》

(3)学生组织、音乐播放

(4)录像:拍照:

二、活动过程:

(活动前循环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等音乐)

1.校长寄语

2.老师寄语

3.学生代表发言

4.宣布毕业生名单

5.陈校长颁发毕业证

6.低年级学生向毕业年级学生送祝福

7.学生向学校领导及六年级所有任课老师献花,行谢师礼

8.学生献唱《感恩的心》

9.奏《毕业歌》结束

 六年级创意毕业季活动方案4

 一、活动目的:

1、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回顾阶段学业历程,展示六年来的.教育成果,展望新的学习生活,表达毕业生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通过毕业典礼,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教育”,激励毕业生不忘母校优良传统,在新的学习岗位上更加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30日7:30―8:30

 三、活动地点

报告厅

 四、与会人员:

中层以上领导、小学毕业班全体任课教师和学生

 五、活动议程

(活动前循环播放音乐《毕业之歌》

1、宣布活动开始。

2、诗朗诵《今天,我们毕业》

3、校园歌曲联唱

4、学生献花

5、诗朗诵《栽种毕业树,留下感恩情》

6、分享成功(表彰)

(1)张校长宣布全面发展学名单。

(2)杨校长宣布优秀学生名单。

(3)胥校长宣布学习积极分子名单。

(4)赵校长宣布孝雅小标兵和诚信小标兵名单

7、校长寄语

8、学生代表发言

9、大合唱《明天会更好》

 六、注意事项

1、活动落实、摄影、报道等:周黎洪。

2、主持人:男女生各一名;指导:吴文明。

3、音响:吴文明。

4、各班提前1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

 六年级创意毕业季活动方案5

 一、活动目的:

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展示六年来的教育成果;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的教育”;给小学生活画上圆满句号,展望更美好的未来。

 二、活动主题:

收获成长扬帆远航

 三、活动时间:

6月27日上午9:00

 四、活动地点:

学校四楼演播厅

 五、参加人员:

学校领导、六年级全体师生

 六、活动准备:

1.场地设计:背景、横幅、鲜花8束(总务处)

2.摄像(窦晓楠)摄影(王丽萍)音响、灯光(顾军)

话筒(陶成霞钱桂霞)PPT制作、投影(李明华)

3.毕业感言。(各班主任)

4.学生诗歌朗诵(夏宣美、曹玮负责)

教师诗歌朗诵(陈红云、姚小丽负责)

5.制作学生小学生活回顾片(于明、张晓亮、马慧媛负责)

6.撰写主持词,选拔、训练主持人(唐成负责)

7.六年级7名学生献花。(鲜花+献花礼仪)(王巧兰负责)

8.学生毕业证书(各班主任负责)

9.座位安排:年级组长协调

 七、活动流程:

 第一部分:成长足迹

1.音乐响起(《明天会更好》)

主持人:“收获成长扬帆远航”泰州实验学校20xx年毕业生毕业典礼现在开始。

(介绍嘉宾)

2.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各班主任)

3.微视频展示《成长足迹》(于明)

4.家长的叮咛

5.老师的祝福

 第二部分:感恩母校

1.微视频展示《致童年》(张晓亮)

2.在校学生表演舞蹈(姜勤)

3.学生心语

学生代表诗朗诵《告别与留念》(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

誓词:

我们是实验学校20xx届毕业生,

我们向母校庄严宣誓:

齐:牢记父母期盼,不忘恩师教诲;

铭记实验校训,珍惜学校荣誉;

做有理想,有境界,有广博兴趣,有责任担当的时代少年!

今天我以母校而自豪,明天母校为我而骄傲!

4.给班主任老师献花(播放《感恩的心》)

 第三部分:放飞梦想

1.微视频《我们从这里起航》(马蕙媛)

2.校长颁发毕业证书(同时播放歌曲:《飞得更高》)

3.毕业班老师代表诗朗诵《致我的孩子们》(背景音乐《放心去飞》)

4.丁校长寄语

5.全体演唱《我相信》。(放音乐)

6.主持人结语

 六年级创意毕业季活动方案6

 一、活动目的

即将告别母校,师恩难忘,通过这个活动让同学们更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感情,感受到作为“xx一小”的光荣感,同时勉励同学们进入新的学校再接再励,创造精彩的人生!

时间:x月x日下午。

地点:学校篮球场。

 二、活动主题

感谢师长恩,珍藏母校情。

与会人员:学校领导、毕业班老师(着正装)毕业班学生(着校服)家长代表xx人。

主持:xx、xxx。

准备:学生毕业证、鲜花xx束、音响设备。

 三、活动过程

1、升国旗,齐唱国歌。

2、全场歌曲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挥着翅膀的女孩》、《阳光总在风雨后》。

3、学生诗朗诵《我们,毕业了》(配乐班德瑞《梦花园》,何祖洪负责)。

4、学生向老师献花。(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解说)

5、何祖胜老师代表致祝福辞。

6、学生表演三句半《感恩祖国感恩生活》。(何尹婷负责)

7、学生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恩之情。(配乐《烛光里的妈妈》,每班2名家长上台接受孩子的致谢)

8、学校领导向学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准备授带、配乐《颁奖曲》x校长、x支书、x校长、x副校长、x副校长、x主任)

9、学生代表向学校赠送锦旗。(配乐《送别》)

10、校长讲话。

11、学生宣誓。

12、学生献歌:《感恩的心》

(0)
元安小编元安小编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