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教导主任工作计划精选3篇

小学教导主任工作计划是指小学教导主任针对本学期的工作,制定的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这份工作计划将明确本学期教导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以确保教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有关于小学教导主任工作计划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导主任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升质量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高效课堂,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坚持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继续坚持超周备课。导学案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要清晰。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导学案。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教师共同探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

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五、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

2、新教材研讨

【三月份】

1、学校优秀骨干教师上观摩课。

2、集体评课备课活动。

3、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四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

2、期中测试、试卷评讲、质量分析

4、校内青年教师上学习课。

5、开展口算竞赛。

6、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五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

2、开展全校数学综合竞赛活动。

3、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六月份】

1、各教师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做好总复习的工作。

2、六年级迎接小学毕业会考。

【七月份】

1、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进行学期各项工作总结。

小学教导主任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 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2. 推进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3. 加强学生管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5. 加强教学研究,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科研水平。

三、具体措施

  1. 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

  2. 推进课程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开发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加强课程管理,完善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3. 加强学生管理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管理,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健康,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5. 加强教学研究
    加强教学研究,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科研水平。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活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同时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

四、工作安排

  1. 第一周:制定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

  2. 第二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 第三周:开展学生入学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管理。

  4. 第四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科研活动,加强教学研究。

  5. 第五周至第八周:继续开展教研活动和教科研活动,加强与外校的交流合作。

  6.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组织期中考试和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7. 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继续开展教研活动和教科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8. 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组织期末考试和教学质量分析,总结教学工作,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小学教导主任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教研室初中组工作计划要求为指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办学理念,着眼于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根据教务处“管理、服务,指导、评价”的职能,以深化教改、备战中考、优化教学方案、加强师资建设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突破,把教务处建成校领导决策的参谋中心,中考的指导中心,学科教学的管理中心,教学质量的监控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中心,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 深化“质量是生命”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将学校办成全县一流初中。

  2. 根据学校教学发展的规划,修订和完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建立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重点抓好优生的入围率和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3. 逐步执行课程计划,完善课程设置的结构,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突出质量意识,聚焦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强化过程管理,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1. 优化备课管理
    (1)重视群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加强集体备课,坚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课组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材二次开发,注重对教材的整体再创造。通过同伴互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努力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扎实开展集体研讨、公开教学及评课活动,倡导写好教学反思。
    (2)强化新老挂钩。青年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请教、多听课、多模仿、多总结;每学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活动;同时教研室要加强对新教师的跟踪听课;加强对薄弱教师的集中辅导提高;要认真坚持个别谈心活动;使新教师能尽快适应和胜任工作。
    (3)备课要求:备课要提前一周;必须写好教学反思;必须要有教后感;提倡写教学日记。同时要抓好教师教学案的书写质量;特别强调教案要有拓展延伸和学法指导的内容。要做到“三备”,优化教学目标和过程。坚持一审二议三定四反馈的备课流程。初备:先个人独立备课,研究个性教案;再集体备课,共同分析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及商讨教法、学法等。审核:由学科组长审核通过;同级科老师必须互相听课进行交流研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过程的监控。反馈:主要通过单元检测练习及学生行为表现及时反馈;及时总结成功与失败之处。

  2. 优化上课管理
    教务处和教研室通过听课、评课、巡视等方式督促教师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随意调课,不空堂,不拖堂。在每天的巡视中要特别关注上课情况,坚决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乱调课等现象发生。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断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3. 优化作业管理
    (1)严格控制作业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布置作业;每次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并且及时反馈;切实减轻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
    (2)加强对学生的作业管理。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反馈;对学困生应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提倡必要时为学困生开“小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课内作业力争在课堂内完成;每天的作业时间总量不得超过规定时间。(语数英60分钟以内、科学40分钟、文综30分钟以内)逐步执行作业登记制度。

  4. 优化考试管理
    (1)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进行质量分析,分析要科学细致。对表现好的要表彰奖励同时提出不足及改进意见和建议;对考试差的科任教师要个别交流找出存在问题及时反馈。(2)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和质量监控功能。在评价方式上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等级制与百分制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3)规范考试行为。严肃考试纪律让学生诚信考试考出真实水平。(4)做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工作。分析要科学细致并注重实效真正起到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逐步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加强单元检测练习和期中期末检测练习的管理和资料积累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和质量监控功能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

(0)
元安小编元安小编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