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自查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自查报告

本学期,我校依据期初制定的工作方案,面对全体同学,以互助课堂的讨论为切入点,有方案地在课堂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增加同学“助人自助”的意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提升全体同学的心理健康素养;通过心理健康训练特色活动,如“阳光心灵故事汇播音”,“心理健康训练活动课区级磨课”以及对孩子们的个案辅导、心理测评等活动,将心理健康训练教学理念与我校的心理健康训练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很好地落实了区《心理健康训练五年进展规划》以及本校“爱上学校生活,主动和谐进展”的理念……下面,对一学期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动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仔细学习,践行先进的训练理论

1.乐观参与区级心理健康训练培训活动,培训中仔细学习优质课和心理专题讲座,不断丰富自我的心理学学问,提高心理学理论水平,有效促进了心理健康训练水平的提升。每一次教研过后,通过仔细撰写高质量的学习心得,不断内化所学学问,以运用和指导课堂的教学。

2.仔细讨论训练部《中学校心理健康训练的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版),区《心理健康训练五年进展规划》,乐观在课堂落实这些指导性文件的精神。

3.利用每周一上午其次三节课教研时间深化开展“三性课堂”的学习和沟通,进一步明确心理老师在课堂的角色定位以及辅导过程中“助人自助”的原则,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做好同学心灵成长的引导者、陪伴者。处理同学的问题多从同学本人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避开传统的说教惩处形式,多与同学开展心灵沟通,这些理念使得同学真正喜爱心理老师,爱上心理课。我们也经常在教研中就遇到的详细案例争论与不同同学进行更有效沟通的方法。

4.心理健康训练老师依据自身状况自主阅读,主动学习,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身生活品质,每周三上午第一节是心理组的集体研读活动,老师们共同品读了《“后茶馆式”教学》《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奇迹》,并进行了共享和沟通活动,让训练研读活动真正成为提升老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措施。

5.在课题讨论方面,本学期重点结合《基于爱上学校生活的互助课堂》的讨论的相关理论学习,在教研中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各层面的沟通与研讨,在共同的研讨沟通中,让互助课堂的研讨深化下去,提升组内老师的专业素养。

二、加强课堂的学习和讨论,提升心理课堂教学水平

1.在上期初步梳理出体验式心理健康训练的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本期三位心理老师重点开展了该模式的课堂落实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提倡同学通过自主参加体验情感,让同学中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细心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的讨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体验式活动情境的创设的重要性,无论课前暖身活动,还是案例探讨、头脑风暴,都要依据同学心理特点奇妙创编,重在调动同学的爱好,激发同学的主动性,关心同学把握方法,形成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同学是学习的仆人,充分发挥同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课堂教学中同学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心理课堂上,三位老师结合各班级各班的实际状况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训练活动,深受同学宠爱,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训练效果。比如,在“学会沟通,让心靠近”,“做一个欢乐的人”,“面对挫折”等活动中,孩子们在欢乐自己的同时,学会了敬重他人,关心他人,体会了助人自助的欢乐;也学会了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分学段仔细开展互助课堂的讨论,初步取得了肯定的效果。低段重点是同桌倾听和沟通方式的学习以及力量的培育,中高段重点是四人及以上小组合作方式的讨论。心理老师们结合心理辅导嬉戏,班级团辅活动,心理情景扮演和故事争论等活动形式开展讨论,乐观引导同学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信任……这些活动培育了同学的人际交往力量。同学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会了乐观、自信、敬重与共享,这些可喜的进步让我们感到欣慰。

3.本学期,我们组的心理老师有了更多的学习和沟通的机会,我们将这些活动与日常的教学讨论奇妙结合,极大地促进了自身训练教学水平的提升。

(1)20xx年10月23日,蒋莉老师在学校德育处领导和指导老师共同协作下,乐观参与区中学校老师说课大赛,说课主题为《乐观交往练本事,赠人玫瑰手留香——我是老师的小帮手》,对体验式教学模式做了进一步梳理和提炼。

(2)20xx年10月31日,徐谊老师担当了学习心理为主题的区级教研课《我的留意力法宝》,这节课在龙二小的四班级九班开展。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同学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倾听的方法,更将此种力量运用到学习和交往中。

(3)20xx年11月18日,卢永红老师赴无锡献课《自信——隐形的翅膀》。心理组老师乐观参加了听课和磨课,和卢老师一起就绘本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深化研讨,积累了绘本教学的珍贵阅历并乐观用于中低段课堂的教学实践。

(4)20xx年11月4日,刘英老师参与市级录像课竞赛《“气球”去哪儿》,在磨课的过程中,心理组的老师乐观参加听评课,共同圆满完成了任务。同学在这节课堂上也学到了怎样调控自己的不良心情,提高了同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5)20xx年11月28日,刘英老师担当了区级教研课《记忆“金钥匙”》,心理组的三位老师乐观参加听课和磨课过程。在这次教研活动中,蒋莉老师还进行了《我是这样上心理健康训练活动课》的专题讲座,让参会老师对心理健康课的模式及流程更加清楚,有效指导了全区心理健康老师怎样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活动课,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好评。

(6)20xx年12月19日,蒋莉老师赴江油献课《记忆“金钥匙”》,心理组老师乐观参加听课,磨课过程。蒋莉老师在刘英老师的教学设计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同学学习心理的理解,并在课前采纳了心理小嬉戏,极大调动了同学上课的爱好。

(7)20xx年12月26日,蒋莉老师在实小德育片区开展了《怎样上好心理班会课》的主题讲座,从心理班会课的定义,上课流程,留意措施等环节给片区的班主任做了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讲座过程中,蒋老师还进行了好玩的心理小嬉戏,让讲座在一片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好评。

4.深化开展“心理小助手”的小专题讨论,现在已将“心理小助手”融入班级管理中,每班现有民主推选的几名“心理小助手”,在平常的活动课中,由他们来担当课前静息、课中评价、课后总结的日常管理工作,依据初定的考评细则促进“心理小助手”参加班级欢乐管理的爱好,并加强“欢乐小天使”日常工作的指导。在部分班级,“心理小助手”还与“神奇伴侣”主题心理活动相结合,坚持让同学每周以神奇伴侣的身份写神奇纸条关怀自己的伴侣,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被人关怀和主动关怀他人的欢乐,学会大胆、主动、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为班级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良好心理氛围。

三、重视习惯培育,提升课堂管理效益

1.我们连续坚持在课堂中落实同学的养成训练以培育同学良好习惯,特殊是倾听、助人习惯。三位心理老师依据各年龄段同学心理特点,连续探究有效的课堂常规管理方式,有方案有步骤地培育同学良好的倾听、发言、合作、乐观参加活动等习惯,以促进和谐民主开放敬重的心理课堂氛围的形成。

2.心理老师乐观对比“四必需,四不准”的底线要求以及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三环节的常规底线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注意师生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强化,在教学中做到:敬重课堂、敬重同学;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同学的学习爱好。

3.深化进行同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的讨论,低中高段心理老师依据同学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做好各段同学过程性评价表的修改工作,在评价内容和方式上既体现序列性,统一性,又有个人特色,奇妙与各自的课堂管理方式有效结合。

4.本期随着学校品行课题的深化推动,我们在乐观主动学习的基础上,也将品行课题的讨论成果乐观运用于课堂管理,在心理课堂管理中呈现了以下一些特色:

(1)在一、二班级培育同学“专注、有序”品行的养成,进一步做好了课前自觉静心,预备习惯的培育。根据要求做到课前、课后五部曲,并用“专注小鹿”进行评价,以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2)课堂中,在各个班级都根据班级详细状况,培育孩子们学会仔细倾听,敬重他人的好习惯。进行了一系列“同理心倾听”的体验活动课,要求孩子们做到同理心倾听五点:“真诚敬重,换位思索,目光专注,语言适量,动作适度”,在活动中练习倾听,训练孩子们仔细倾听,学会倾听,再通过坚持评比个人和小组的“专注小鹿”等方法,让孩子们感受静心倾听别样的欢乐,落实了孩子们专注倾听习惯的培育,促进了孩子们倾听习惯的进步。

(3)实行多种激励方式培育孩子们良好的习惯,详细做到了:分班级完善过程性评价表,尽量符合各班的学情,主要在课堂完成过程性评价。在班级内进行班级之间的竞赛,选择孩子们喜爱的方式进行嘉奖,比如:自由选择一堂课的内容;

自由调换座位一节课;让老师少布置一样家庭作业。依据各班孩子年龄特点及个别差异,在低段坚持采纳较生动的“专注小鹿”、“专注达人”等评比活动;中段实行孩子们的表现纳入管理小组及班级职位的争取;高段实行学分制进行自我评价。

四、开展特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

1.各班级结合自我意识,心情调控,合作竞争,青春期心理辅导等主题开展好特色活动,引导同学主动将课堂所学 运用于生活,使同学对心理课堂内容更感爱好,爱上心理课堂。

2.引入丰富多彩的心理嬉戏,让各班同学,并在嬉戏中都能适当放松,学会沟通共享,做到大方自信,理解敬重,把握交往技巧,培育同学真诚、热忱、敬重等受人欢迎的品质特征,并强调合作精神,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育同学乐观和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同学人格的健康进展。

3.在心理课堂之外,充分利用学校心理网站对老师、同学及其家进步行心理健康训练有关内容的宣扬和心理健康学问的普及,准时对校内心理健康有关培训及特色活动的开展进行报道,课堂中也提示同学们乐观关注。

4.本期连续仔细开展了全校性的“阳光心灵故事汇”播音活动,心理组的三位老师仔细预备,结合“同伴交往”这一主题,对孩子们进行了生动的人际交往训练,让孩子们在欢乐好玩,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中体会到了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做一个擅长交际的人

五、落实个案辅导,促进同学健康成长

1.心理询问室开放工作已形成常规,并建立心理健康老师值班制度。心理询问室每天两个小时的开放时间:每天中午12:50——1:50为小组团体辅导时间,每天下午4:00——5:00为个别询问时间。

2.值班老师一是做好同学预约及询问老师支配工作;二是负责静静话信箱的回复工作;三是个别询问及团体辅导的资料整理、归档。本期按以下值班支配进行了辅导工作:徐谊(第1、3、7、10、13、16、19周),赖晓梅(第2、4、8、11、14、17、20周),蒋莉(第5、9、12、15、18、21周)。

3.三位专职心理健康老师利专心理活动课,以及课后各种途径乐观去了解了同学们大致的心理状况,便于准时筛选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同学,与班主任沟通,准时开展个别辅导工作。在询问中,仔细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遵循心理询问的流程,急躁、细致地对心理压力较大或有潜在的心理负担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这些同学都是先预约,分管老师与他单独询问,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心灵得到了抚慰,心情得到了调控。同时仔细作好同学询问个案的记录、分析和整理工作。

4.重视个案讨论工作,并将箱庭嬉戏引入个案辅导,围绕各阶段同学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箱庭辅导工具,对孩子们进行了心理辅导,并收集整理好每次辅导的记录表格、照片、同学反馈资料,形成了有价值的个案讨论材料。还充分利专心理教研时间定期进行箱庭疗法理论学习研讨,并对个案辅导、团体辅导进行定期沟通,使我们的辅导力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0)
元安小编元安小编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