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范文

也许是人生的卷轴刚刚翻开的缘故吧,我总是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好处在哪里”,“为什么我活着,有的人却死了?”这是十几岁岁左右的人最爱问的问题。到了爸爸妈妈的年龄,人们大多已经为家庭奔波的不成样貌了,不屑或不敢再问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它还会悄然从心底冒出。这千古之谜,有谁能说得清楚呢?就是那些大哲学家,他们的回答也常常十分高妙“仙答”却并不解决我们凡人的问题。一位老人,在临终之前,透过他的学生,向我们带给了一份人生的答卷。

当时买这本书时,并不是正因写着余秋雨的推荐做序,而是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了我,人生刚开始,更渴望了解人生。

有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灾祸中死去,或在某个黑夜里静静地离开,中国人会面无表情地说地说:好,好,至少不是在开膛破肚时去的。但是,当得知了自己在某一天会离开这个充满眷恋的世界时,这时他的心理大概可想而知,有人颤抖,有人饮泣,有人崩溃,有人在痴痴的笑,也有人未服从命运的安排,自己在大限之前解决了自己。正因,人们所说的“受罪”不仅仅是病痛的种.种折磨,更是等待死亡的种.种心态,正因等死的时候,心里永远比死的一刹那更痛苦。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及的因果报应,如果有个人此生成就了种.种善举,那么他最好的结局就是“无疾而终”。

当我们两只脚踏上人生的起点时,终点就是死亡。无论伟人还是凡人,终究是会死去的。之后莫里老头儿很潇洒地走了,而他为了学生做的备课资料还没有教授结束,他在天国看着人们,看着人们是否在翻看他的备课笔记,也在看着人们是否理解了他教授的精神。

因此,这本书的最后一句,作者留下的文字是:

“这门课仍在继续。”

“我已经踏上了最后的旅程——人们要我告诉他们该怎样打点行装。”莫里说。

(0)
元安小编元安小编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